传统文化口号
1、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2、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用好红色旅游资源,使之成为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课堂。
3、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要秉持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真实准确传播新闻信息,自觉抵制错误观点,坚决杜绝虚假新闻。
4、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6、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7、推动人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
8、以热爱祖国和贡献自己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
9、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0、诵读文化经典 传承中华文明
11、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从群众关注点入手,科学解疑释惑,有效凝聚共识。
12、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移风易俗,抵制封建迷信。
13、加大网上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建立网络安全评估机制,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信息安全。
14、腹有诗书气自华 最是书香能致远
15、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16、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17、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拓展各类道德实践活动。
1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19、坚持改革开放,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20、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1、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强文化法制建设。
22、要引导文化工作者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神圣职责,坚持正确文化立场。
23、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
24、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25、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
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27、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28、要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
29、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30、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31、与经典同行 和圣贤为友
32、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最大限度把广大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
33、广泛开展时代精神教育,以思想不断解放推动事业持续发展。
34、传统文化进课堂 礼仪花香满校园
35、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36、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37、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38、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39、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引导人民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辱感。
40、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41、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42、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43、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把握正确导向。
44、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45、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46、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47、诗书养性 文章育人
4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49、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50、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坚决纠正以权谋私、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已的歪风邪气。
51、鼓励一切有利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文艺作品,抵制低俗之风。
52、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增进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5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54、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55、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生动展示我国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
56、深化政风、行风建设,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
57、积极吸收各国文明成果,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58、发展网络新技术新业态,占领网络信息传播制高点。
59、文化体系建设宣传标语
60、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61、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62、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63、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64、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65、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66、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67、实施精品战略,不断推出文艺精品。
68、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69、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70、加强对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的引导和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
71、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72、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73、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
74、知荣知耻,弘扬优秀传统;同心同德,构建和谐校园
75、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76、做好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机制,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
77、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78、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79、纳百川之流成大海 学千古之典显文才
80、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8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8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83、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84、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85、学以知道 教以成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