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库

佛语缘份经典语句佛语禅心(整理39句)

2024-08-31 栏目:唯美句子 

佛语缘份经典语句佛语禅心1

1、非有子怙,亦非父兄,为死所迫,无亲可怙。《法句经》卷上,无常品

2、【佛心禅语】 心莫向外求:没人能替你成功,没人能替我们成功,只能靠着一双手,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靠着~双脚,走出自己的一条路。

3、其实只要你心安理得,心无挂碍,能够真正了悟生死的真谛,平日“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又有什么好畏惧的呢?我们诚心礼拜观世音菩萨“施无畏”,就能安心不害怕(有依靠),更要随缘将观世音菩萨的“救苦救难”,去告知那些害怕的人(无畏施),使他改过迁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4、一切世间之所有,种种果报各不同,莫不皆由业力成,若灭于业彼皆尽。《华严经》卷二十九,十回向品

5、人因自觉而成长,因自满而堕落。自我批判的认错心理,是道德人心的第一课,也是人格升华的阶梯。

6、欲修佛法,当勤精进。……所以者何?是身无常,无有决定坏败之相,不得久住,终归磨灭,未得法利,恐中坏故。《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

7、【心灵禅语】 不要贪恋高官厚爵。在我们这样的社会,领导者被称为人民的公仆,本来应该没有高官厚爵可言,可是偏有人把人民授予自己的职位当成了官位、爵位。这样的领导者,当然无“公仆”意识可言了。

8、出家者有出家者之家务事业也,即所谓“弘法为家务,利生是事业也”。在家人有在家人之家务事业,即仕农工商,各操其一,赡身、养家、利国、益群之业也。否则,即为世之负债人,更何能成就佛法中超世之志业哉!(民国)太虚《学佛者应知行之要事》

9、【天天禅语】行正道、走正门,以外在行动表现内心正念。

10、六与文化【慧心禅语】学会知而不言,谨记言多必失;学会自我解脱,才能自我超越;学会静静思考,才能让自己更清醒;学会用心看世界,才会看清人的本来面目;学会放下,只有放下了才能重新一开始;学会感恩,才能在逆境中找求希望。

11、佛家认为,智慧有“佛智”,有“俗智”,“佛智”明了生死究竟的圆觉智慧,无挂无碍,“俗智”只是有所知识、有所领悟,仍然存在各种障碍。在俗家人看来很高的智慧,在佛家看来,可能什么都不是。

12、为生活而工作,人生不快乐;为工作而生活,才是人生的真价值。

13、上床鼾吁神不漏。现代人由于忧虑、操劳,易有失眠、浅睡的现象;同样是睡觉,有的人“一觉到天亮”,有的人“辗转难入梦”。不要将烦恼带上床,适度休息才能走更长的路,睡得好更为长寿之要,所谓“眼中有沙宇宙窄,心中无事一床宽”,心安理得自能睡得安稳。

14、【走过球场,仿佛还有欢呼声在耳边回荡;走过教室,仿佛还有书声在耳边坏绕;这就是我们的母校,充满着美好的回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15、【佛心禅语】 时时好心就是时时好日;时时保持心中的正念,任何时间、任何方向与地点都是吉祥的。——证严法师

16、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为定。《佛遗教经》

17、尽对朋友说些无用的甜言蜜语,智者知道这种人是只说不做的。《经集》第二品,第三章《羞耻经》

18、【佛语禅话】有爱,就没有距离;用爱调与,能消除社会乱象。

19、佛正法有二:谓教、证为体,有持、说、行者,此便住世间。(古印度)世亲《俱舍论》卷二十九

佛语缘份经典语句佛语禅心2

佛语缘份经典语句佛语禅心1

1、不要让你自己迷失于过去。把握眼前,用一颗良善之心去深深感受生命,重要的是活着,并对生命中一切可见到的奇迹保持开放的心灵,这就是正念。正念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能够把佛眼带到我们的手上。

2、【佛心禅语】 僧日:“经云佛性是常,心是无常。今云不别,何也?”师日:“汝但依语而不依义,譬如寒月,水结为冰,及至暖时,冰释为水。众生迷时,结性成心,众生悟时,释心成性。”——《南阳忠》

3、任公职者,应以服务人民为目的,不可官僚、霸道,刁难民众;民意代表于国家厅堂问政,应以理相争,不可咆哮、打闹取宠。

4、修而不悟,轮回就在那里,或生或死,与你痛苦伴随,不解不脱。

5、国足的历任和现任球员不代表国足,我对国足的未来有信心。不相信中国这么大就真的挺不起一个国足。需要足球的冲击力!

6、“相争”并不是一件坏事,关键要抓住其有利的一面而尽量避免其不利的一面。最聪明的相争是对事不对人,将重点放在解决问题、达成目标,而不是打击、征服别人。

7、住持之要,莫先审取舍。取舍之极定于内,安危之萌定于外矣。然安非一日之安,危非一日之危,皆从渐积,不可不察。(宋)浮山远禅师《与净因臻和尚书》

8、【佛心禅语】 说实话是第一戒律,说实话是升入天堂的梯子,再小的实话也有大的意义,说虚妄不实的话要下地狱。

9、世间有四业:一智、二珍财,三受五欲乐,四求于解脱。“四十华严”卷十二

10、【成功与失败】 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累积;成功是成功之父,失败乃成 功之母。

11、利益有二:一者现世,二者后世。菩萨若作现在利益,是不名实,若作后世,则能兼利。善男子,乐有二种:一者世乐,二者出世乐。《优婆塞戒经》卷二,自利利他品

12、遇险以不乱为定力。(唐)百丈怀海禅师《示丛林要则》

13、慈悲喜舍比宝石还要珍贵,是智慧的品格、品格的智慧。慈悲喜舍.正是人际关系本质上的调整与和谐。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下.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达到和谐的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类才能得到快乐,得到自在.得到福德。般若是智慧,般若也是福德。

14、日与夜虽然一半一半,但日为动,夜为静,白天人们工作,夜晚便休息安卧。善与恶虽然一半一半,但善的要发扬,恶的要抑止。

15、一个人只要不庸庸碌碌,能够活出自己的价值,能够为他人做出自己的贡献,即便他的外表、地位再平凡,从佛的角度来看,他也是一个合格的人,一个具备了佛性与佛心的人。

16、因为太期盼结果,所以往往忽略过程;因为忽略过程,所以往往失去结果。

17、平时与家人谈话或观赏电视、影带,聆听音乐、手机等,应轻声细语,切勿妨碍邻居的安宁。

18、【佛学小故事】佛说,生是死的一开始,死是生的希望。人自出生的那一刻起,便一开始生命的倒计时;人活在当下,要惜秒如金,生命就在呼与吸之间,每一秒都是下一秒的过去;人握着拳来到这世界,仿佛是说:整个世界都是我的。但在离开人世时,人都是摊开手掌,仿佛是说:看吧。我什么也没带走。

19、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维摩经》卷中,佛道品

佛语缘份经典语句佛语禅心3

1、有谁被人斥责,而不斥责对方,他得到大胜利,为自己与对方。你受到伤害,而你又去伤害别人,只会使痛苦继续。修行正念呼吸,你将制造一个双赢局面。-----一行禅师

猜你喜欢

文章推荐

热点阅读

专题